近日,英特尔请杨笠代言广告引发了争议,杨笠因在脱口秀上经常吐槽男性群体,被人称之为挑拨男女对立创造流量。
一些男性同胞表示,杨笠没资格担任“以男性用户为主”的英特尔产品宣传者,随即,英特尔下架了与杨笠相关的广告内容。
这件事,大家都聚焦在男女关系层面,但整件事情热度不断升级,却源自英特尔。
首先,从英特尔的角度来看,有点反应过激,从营销和公关层面都是不及格的。
英特尔为什么要找杨笠做代言,正是看中了杨笠在近日脱口秀上创造男女争议话题的能力。脱口秀大会面向应该是80、90后观众,并且男性观众甚至占多数,这一点和英特面向客户群体非常契合。
杨笠之所以会“火”,也正是因为杨笠经常吐槽男性群体,而受到关注。因此,英特尔在找杨笠做代言前,肯定是了解这一点的,或者说正是想利用这一点来吸引大家的注意,用有点稍带争议人物、话题,来为其产品引流,达到广告代言的“效果”。
可能英特尔没想到的是,会引发一部分男性用户强烈的反感,正所谓,偷鸡不成蚀把米。
宣传效果没达到,其实也没啥,毕竟杨笠的代言费也没那么贵。英特尔本可以冷处理,或者淡化接下来的宣传,把热度降下来。
但英特尔接下来的一波操作相当“硬核”,直接下架了与其相关的广告内容,可以说间接宣告这部分男性“申诉”胜利,进一步激化了这件事本事,让杨笠事件有了进一步炒作的空间。
是为了告诉大家,英特尔为了维护男性客户,而选择的得罪女性用户?
还是为了告诉大家,英特尔本来就是“以男性用户为主”的产品,进一步强化男女之间的不平等?
如果英特尔,真是想为了不得罪男性客户,不得已做出下架广告的姿态,其做法并没有止损,也没有获得男同胞的称赞,反而是把两面全都得罪了。
其实,大家想一想,从产品代言这个角度,是男性相信代言,还是女性呢?
男性买笔记本、数码产品,大多数只看参数和性能,谁跑分高,价格便宜买谁呗,管他谁做代言呢,我身边大多数男性朋友买笔记本、PC都是基于产品本身,来选择用谁家处理器。
从女性角度,明星广告代言的效果显然要好很多,因为女性在选择衣服、化妆品,已经长期建立起来这样的消费方式,因为女性的思维更感性一些,由人关注到产品,这里有很棒的传导广告的价值。
但,英特尔这一操作,把很多女性用户得罪了,以后可能不管眼光高低,都不选选英特尔,今后还会把英特尔的产品打上“男性用户”专属的标签。
英特尔本想干一件讨巧的事,但发现苗头不对,立刻选择了站队,没想到站队之后,并没有得到队友的支持,反而被另一队口诛笔伐,全力围剿。
在我看来,其实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事,杨笠并不是什么女权主义者,充其量代表她个人观点,甚至这都不是她的观点,只是为了打造所谓的人设,而强行树立所谓挑战男性底线的“价值观”。
想想杨笠发表观点舞台吧,那个是脱口秀大会,是一个表演、一个秀,可以说,和单口相声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。可能某些人对脱口秀有误解,以为他们发表的都是自己对生活真实感慨、自嘲,对某些社会现象抨击。
如果有人说,脱口秀有针砭时弊的功能,我也不反对,但这可能是副产品。脱口秀真正目的是,让大家笑,逗大家开心。
其实,不管杨笠也好、其他脱口秀演员,他们只不过是一些段子手,李诞成名前就是给各种综艺写段子。段子手写的段子,你听了生气还不开心,只能说这个段子不成功,或者没迎合到某些人的趣味而已。如果上升到两性对立,价值观批判的角度,就太矫情了。
就像洪晃所说,拿个玩笑上纲上线,真的没有什么必要。
可能有人会说,杨笠为了出名,刻意制造男女对立,说男人是垃圾,是jian人。
但作为一个男性同胞,我想说的是,如果你觉得她在刻意炒作自己,听了她言论不舒服,以后完全可以屏蔽掉这个人,不听她的段子,无视她的广告。
在抄起键盘正要骂她时,先想一想,这么做是不是正着了她的道呢?
男人的理性不应该在这时体现吗?